育苗产业破解“增收密码”——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9组种植业创新发展纪实

日前,走进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9组,只见多个育苗大棚里整齐铺着塑料托盘,黝黑肥沃的基质土里长满了鲜嫩青翠的新芽,上百万盘各种瓜菜种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农民张美仙正在自家的各个蔬菜大棚里来回走动,仔细观察着辣椒、西瓜、番茄等各种瓜菜苗情和长势,并不时操起水管为“口渴”的苗子洒水浇灌。

“这棚是打酱辣椒,是双庙镇农业经纪人委托我育的苗,对方提供种子,我们负责育苗,共签订了4万盘育苗合同,刨去托盘、基质、水电、人员工资等成本,每盘纯收入4块多钱。”张美仙介绍。

“我们这里培育的都是订单种苗,从香瓜苗、西瓜苗到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葵花种苗应有尽有。一般从3月1日左右下种,到5月1日陆续开始出苗,苗期2个月左右,这里育苗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张美仙和丈夫刘永平是村里的育苗大户,一个管技术一个管销售,育苗产业经营的红红火火。今年她家共育苗24棚9万盘,雇用了9个工人,等苗子出完以后再种一茬秋西红柿。去年,她家育苗7万盘,种了9棚秋西红柿,两项加起来实现纯收入30多万元。育苗是技术活,通过十几年的摸索实践,这里的菜农们都成了土专家。

“我们平时也在不断学习充电,去年组团去陕西杨凌农业高新区学习了16天,技术方面不用愁,一般的问题我们自个儿都能解决。遇到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请教旗里的专家。”张美仙笑着说。

中南渠村9组从5年开始发展蔬菜产业,主要种植反季节瓜菜。但由于温室大棚保温性能原因,到了冬天只能种植叶菜类,不能种植茄果类蔬菜,种植效益不太理想。近年来,菜农们看到周边农户种植大田瓜菜需要的大量种苗的机遇,主动求变发展育苗产业,不断学习新经验、试验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逐渐将育苗产业做大做强。

中南渠村9组组长王宏今年接了7万盘育苗订单,已经出了一棚0多盘甜瓜种苗,实现纯收入1.5万元,其余的蔬菜苗订单五一前后都将陆续出棚。他颇为自豪地介绍,村里这几年接到的“代理育苗”订单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杭锦后旗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年推广瓜菜种植面积达到3至3.5万亩,销售到杭锦后旗、临河区、磴口县、五原县等周边地区。

“目前我们村除了岁数大的村民以外,90%的村民都参与到这一致富产业链当中,育苗最少的户年收入也在5万元以上,一些大户年收入都在三四十万元以上。”

上半年育苗,下半年种菜,尝到甜头的中南渠村9组村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育苗规模从几年前的40个大棚20万盘,达到今年的个大棚万盘,每年以20万盘左右的增速递增。全村每年仅支付的雇工劳务费用就在万元以上,旺季高峰时段来村里打工的周边群众就有来人。

“现在村民扩大育苗产业规模的愿望特别强烈,但是遇到了新的难题。我们这里地下水是咸水,现在所用的管道水还是政府帮助下从10里以外引进的甜水,刚好满足目前的规模;电是十几年前铺设的管网,老化严重。如果解决了这两大制约因素,那么我们发展的脚步将更加快速。”王宏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大瓶颈难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韩继旺)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