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287519/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3日电(记者刘懿德)手指飞快揉捏,剪刀上下翻剪,眨眼间一个面团坯子就有了短短的四肢和长有长耳朵的脑袋,最后再用两颗黑豆充当眼睛,一个小兔子面塑便制作完毕。“这是做玉兔拜月用的,这款组合面塑在中秋节前订单很多,得加班加点赶工哩!”13日一早,忙碌的邱霞边说话边把一盘子小兔子面塑送进发酵箱。
40岁的邱霞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套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年,她在杭锦后旗陕坝镇开了一家文化创意面点店,把项目传承与市场经营结合起来,并新开发出近百种面塑,玉兔拜月就是其中之一。
一份刚蒸好的玉兔拜月面塑出锅,五只大小不一的小兔子面塑围成一圈,中间则是一个金黄色的满月造型面塑。邱霞说:“供兔儿爷、拜月是中秋节民俗,所以我就想着把民俗和面塑结合到一起,就有了这款玉兔拜月。”
中秋节前十多天,邱霞的订单源源不断。“这期间每天营业额有三四千元,每天得用五六袋面粉。”邱霞说,最受欢迎的就是玉兔拜月、九鱼聚财等寓意吉祥喜庆的面塑。
采访期间,邱霞的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