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m.39.net/pf/a_5971033.html

帝王将相的历史,永远是一个权力交替得失的过程。

作为西汉中期,武、昭、宣三朝最典型的外戚家族,卫、霍两个家族历经崛起、极盛与覆灭。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王朝历史循环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这一切,要从一次宴会开始。

歌女上位

建元二年(公元前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汉武帝从霸上祭祀归来,顺便来到大姐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挑选了一堆美人儿出来见武帝,可惜武帝一个也没看上。

美女既不如意,那就把酒聊天。英雄对酒空寂寞,平阳公主还是招来了歌女助兴,酒正酣,平阳公主发现武帝迷离的眼神朝往一个方向,久久难以回眸。

灯火阑珊的背后,一名歌女正在那边低吟浅唱,有点意思。良久,中场休息,武帝起身回车更衣。

卫子夫影视剧照

歌女已候在车中侍奉,如此——得幸,这位意外得幸的歌女,就是卫子夫。

回归宴会的武帝心情格外舒畅,赐予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公主趁机奏请奉送卫子夫入宫,一切水到渠成。

子夫临上车时,平阳公主轻抚其背:“苟富贵、勿相忘。”

不过,子夫初入宫,起初的待遇并不好,仿佛进入冷宫,很快被武帝遗忘。一年多以后,庞大的后宫引起皇帝的烦恼,卫子夫这样的歌女还不知有多少。武帝下令清理后宫,那些不入眼的女子,就放逐出宫吧。

不幸很快降临到卫子夫身上,长痛不如短痛。不过同样是痛哭流涕,人家卫子夫反倒是请求出宫,绝不拖泥带水,而且梨花带雨,武帝不由心生爱怜,于是——复幸。

这次宠幸后,卫子夫的肚子很争气,怀孕了。皇家有喜,母凭子贵,对卫子夫来讲,天大的喜事!

不过,卫子夫的喜事,对别人来讲,可能就是衰事了。

一位重要人物被惹恼了,就是那肚子不太争气的陈阿娇,“金屋藏娇”的主人公,也就是陈皇后。陈皇后可不好惹,而她的身后,还有个更不好惹的人物——馆陶公主,武帝的姑妈,更是陈皇后的亲妈。

不敢直接动卫子夫,那就找她身边人出气,馆陶公主盯上了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卫青此时正在建章宫当差。

馆陶公主派人去把找个借口就把卫青抓起来,接着就准备拟罪当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危难之际就看人品了。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是武帝身边的骑郎,消息比较灵通,获悉卫青有难,带人紧急救援,把好朋友给救了出来。

不过这里有点蹊跷,古代后宫中地位等级的差别很多,陈皇后与卫子夫两人不在一个重量级。按理说陈皇后绝对有无数种办法让怀孕的卫子夫立即消失,让卫子夫怀孕永远成为一个解不开的秘密。

但陈阿娇她妈却把卫青抓起来,使本来一件密不透风的事,弄成了后宫中尽人皆知的事件。对卫子夫来说,神助攻也。我们只能认为陈阿娇那时无脑了。

这件事也使当时还没有子嗣的汉武帝喜出望外,很期待,终于有人继承他的大业了。

从此,陈皇后被打入冷宫,卫家正式进入历史的舞台,卫青被提拔为建章宫的总管,兼任皇帝的贴身侍从。

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也因此显贵,同样当了皇帝的贴身侍从。数日之内,卫子夫的家人,得到赏金累计达千金之多。

另一头,卫子夫的肚子,也越来越争气,连生三个公主后,为汉武帝诞下第一个皇子——刘据。

卫家借此从世代为仆的卑微家族,转身跃为帝国的显贵家族。

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太仆是“三公九卿”之一,而公孙贺因娶了卫家长女,更受皇帝亲信。

二姐卫少儿,颇得其母遗风,曾与小吏霍仲孺偷情,彪炳千史的霍去病就此诞生。

名将的舞台

回顾卫家崛起的历史,正是适逢其时。卫子夫得幸、卫青得救,全是巧得不能再巧。

时代也宠幸卫霍家族,如果时光再早一些,文景两帝时期,韬光养晦,不触匈奴霉头,卫青、霍去病即使天纵奇才,也无以报国。

再晚一些,儒生当道,武道没落,已是战神的黄昏。

公元前年的马邑之谋,标志着汉武帝放弃汉朝贯彻了60多年的和亲政策,开启了对匈战争的模式。

虽然这次计谋失败了,但正因如此,才有后续一系列对匈奴作战,才有了卫青、霍去病等一代名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4年后,公元前年,做好准备的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意欲直捣匈奴的政治中心——龙城,史称“龙城之战”。

四路大军,四名将领,四万骑兵,全力出击!龙城!龙城!

李广:雁门关发兵;

公孙敖:代郡出师;

公孙贺:云中开拔;

卫青:上谷进发。

出发前,四名将领,当属飞将军李广威名最盛,公孙贺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卫青、公孙敖初出茅庐。

“龙城之战”后,战将的光环全变了。

名将李广全军覆灭,本人被俘,侥幸逃生;

公孙敖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公孙贺平安返回,波澜不兴;

只有首次带兵出征的卫青,打到了长城以外,直捣龙城,一举冲杀到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斩杀多人,凯歌还朝。

名将之路,披荆斩棘!

汉武帝大喜,大汉战神归位,封关内侯。从此,卫青成为抗击匈奴的主将。

卫子夫的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巧合,依靠那与众不同的姿色和争气的肚子,成功不可复制。

而她的弟弟卫青的成功,同样不可复制,但不同样的,是实打实的军功。

飞将军李广的接力棒交到卫青手上了,在他这里,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卫青连战连胜,一举逆转了西汉对匈奴屡战屡败的局势。

公元前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馀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

公元前年春,朝廷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奇袭高阙。

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均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

又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

三路大军,进袭匈奴。

懵懂的匈奴右贤王从未想过汉朝军队会到达这里,一年四季在于春,正是人生对酒当歌时。

伴随着轻柔的晚风,汉军夜袭降临,右贤王身陷重围。

大惊失色的右贤王乘乱逃跑,带着爱妾和几百个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

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於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汉武帝欣喜若狂,提拔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名将的光芒,掩盖不了身后的辛酸。卫青的童年,是难言的痛楚。

他的母亲史称卫媪,‘媪’是老妇的意思。卫媪,平阳侯府的仆人,姓名史书不载,因为嫁了个不知名的卫姓男子,所以被称为卫媪,就象今天称呼张夫人和李老太一样。

后来卫媪与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偷情的结晶,就是卫青。因此卫青与姐姐卫子夫同母异父,本应姓郑。

清贫的卫家把卫青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亲生父亲并没有给卫青带来温暖,卫青成了放羊娃,郑家的子弟也没把卫青当成兄弟,只是多了一个奴仆。

少年卫青终不堪受辱,回到了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即使是奴仆,也得找个靠谱的主人。

人生,犹如儿时面对那满天的星辰,不知道哪一颗将会是自己的启明星。

随人来到甘泉宫的卫青遇到了一位类似江湖术士的闲人(一说是囚徒),此人一见卫青,大为惊叹:“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

卫青苦笑:“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那时的卫青一定没有想到,冥冥中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他一步一步走向前方。

不知道封侯拜将后的卫青,是否记得这段云淡烟轻的往事,还能否想起这名四处游荡的先知?

冠军侯

往事如过眼云烟,过去的事情,卫青不一定能够想起。但他一定会想起他的外甥霍去病,大汉王朝一颗更璀璨的流星战神。

因为,大汉王朝的疆土、汉武大帝的雄图霸业,还在等待着这些彪炳青史的名将,继续开拓。

霍去病,少时“善骑射”,深得武帝欣赏,以皇后姨侄的身份,担任皇帝的近臣侍中,甚至汉武帝还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兵法》。

加入卫青军队的霍去病,很快绽放了他的军事天赋。

公元前年,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出击匈奴。在这场战争中,名不见经传的霍去病,独自率领轻骑,孤军深入敌区,寻找战机,发动突袭。

此战,别人均表现平平,唯有霍去病功冠全军,斩敌首级颗,活捉了单于的亲戚、高官等一堆人,给予匈奴沉重一击。

霍去病功冠全军,汉武帝自是刮目相看。继而,17岁的霍去病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之后,霍去病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打仗比他舅舅卫青还凶悍勇猛。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

一见到匈奴骑兵,他第一个扬鞭策马冲杀过去。底下士兵哪敢怠慢,一个个奋勇争先,匈奴将士没反应过来,已经死伤惨重。

公元前年,19岁的霍去病率军出陇西远征,扫荡了匈奴六个部落,冲过焉支山,纵深千余里,连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

期间战果累累,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

最终迫使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四万余人降汉。

至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历来骁勇的匈奴人,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只能长歌当哭: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最大的一次胜利,在公元前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人各率5万骑兵,追击漠北的匈奴主力。

卫青在漫天风沙中与匈奴大战,双方均损失惨重。

霍去病则出塞余里,直打到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对匈奴东部地区实行了一次大扫荡,俘斩匈奴官兵7万余人。

为了庆贺这次大胜,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主峰上建立高台,并在姑衍山举行仪式,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

后来的余年,中国人仍以“封狼居胥”,来表达无比巨大的军功。

封狼居胥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建立盖世功勋的霍去病年方21岁,但这颗大汉王朝最璀璨的流星,却过于迅速地划过天际。

如同上天赐予汉家王朝的超级战神,完成使命,旋即归位。

公元前年,因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霍去病因病早逝,时年不到24岁。

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霍去病死后,获准陪葬茂陵,获谥号为“景桓”。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生前汉武帝曾专门为霍去病修造了一座豪宅,以表彰他的战功。没想到,霍去病婉言谢绝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

多年前的话语,至今铿锵有力,成为后世无数英豪自我激励、为国牺牲的经典用语。

皇权大业

卫青和霍去病建功立业的背后,表面是基于皇后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实际上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以及国策调整。

汉武帝曾对卫青吐露心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意思是说,变更制度和出师征伐是他在位亟需完成的两大任务,二者均指向帝国大统。

在树立绝对皇权,构建大统帝国的政治攻略中,皇帝虽然称孤道寡,但不可能真的是孤家寡人。纵观历史,皇权不可能独立存在,势必依存于以下四种势力的一种或多种:宗室、外戚、宦官和臣僚。

汉武帝时期,是皇权调整与扩张的关键期。

在他之前,皇权分散,多种利益群体交割,如跟随高祖刘邦打江山的军功勋贵集团,吕后为首的外戚秉权,分封郡国引发的七国之乱等等。

强化皇权首先要从军队入手,武帝决定把军权从军功勋贵集团往外戚这边集中。这个过渡过程,恰好在卫青、霍去病身上体现出来。

卫青、霍去病生逢其时,一方面是有外戚身份,另一方面战功卓著,是典型的军功新贵。

他们也都很明白,饮水思源,皇恩浩荡。军权的独享,前提是皇权的支撑。丧失了这个前提,吕后及诸吕的命运就是外戚的下场;而开国军功勋贵的结局,则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因此,尽管战功赫赫,卫青却常因“柔和媚上”,而备受史家诟病。其实,这也是卫青的政治智慧。

卫青的部将曾劝他广招宾客,被严词拒绝:亲附士大夫是“人主之柄”。握在皇帝手里的把柄,到时怎么被弄死都不知道。

他以专心征战、回避政治、远离朝政的姿态,表示绝对服从皇权。在他姐姐卫子夫的皇后地位动摇后,他甚至拿出自己用战功换来的奖赏,去讨好皇帝的新宠。

但此时,已经没有先知替他卜算出身后的家族命运了。

巫蛊之祸

卫青死后15年,一场巫蛊之狱笼罩帝国。

当时,帝都长安城内盛行巫蛊邪术。在庙堂和宫中,也有很多人妄图用此术加害政敌。这加重了晚年汉武帝的多疑、冷酷和昏聩。

先是卫青的大姐夫、丞相公孙贺遭人诬告,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汉武帝一怒之下,将公孙贺全家灭族,就此拉开了卫家覆灭的序幕。

汉武帝使用一个名叫江充的佞臣查办巫蛊之案。

江充等人的目标很明确,矛头直指卫氏家族及其联姻或亲信。

继公孙贺被灭族后,公孙敖也被灭族。随后,卫子夫所生的两个公主,以及卫青的儿子,统统杀掉。

江充连连得逞,好不得意,进一步将矛头直指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他自称“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把这当做太子抢班夺权的铁证。

结果逼反太子,激起巨变。

太子惶恐无计,遂杀了江充,矫皇帝之命起兵自卫。

京城哄传太子已反,汉武帝大怒,亲自回京平叛。在双方斗杀中,京城十多万兵民死于沟壑。

最终,太子兵败逃匿,皇后卫子夫自杀,卫氏家族几乎灭门。

汉武帝又下令,搜捕诛杀太子全家。太子刘据走投无路,自缢身死。

太子妃以及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遇害,只有太子的孙子刘询尚在襁褓中,得到大臣的保护,侥幸逃生。

平息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才回过神来,但已无可挽回。他只能再次以屠杀的方式,为太子刘据平反昭雪,帝国功臣诸将再次卷入其中。

自此,皇权与军功新贵两败俱伤,高层权力出现真空。

外戚专权

一个真正的外戚专权时代,来临了。

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几乎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和政策。在颁布轮台罪己诏的同时,他着手寻找能够贯彻他新政策的辅佐大臣。

放眼望去,帝国人才经历巫蛊之祸的洗劫,所剩无几。他一眼就看到了老臣霍光。

霍光,另一个赛道上的传奇。他还有个身份,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

当年,小吏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府中与卫少儿私通生子,完成任务后悄然离去。他从没想过这一次偷情会给大汉王朝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回到老家的霍仲孺和卫少儿不再来往,另娶一名女子,又生一子,取名霍光。

等到霍去病封侯拜将的时候,他已查访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出征漠北之前,途径河东平阳,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向其跪拜:“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

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

出征凯旋归来,霍去病想请霍仲孺一起到长安居住。霍仲孺年事已高,不愿跟从,但希望封侯拜将的哥哥能带上弟弟。

霍光就此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霍光也没有想到,一名小吏之子,一夜之间会多出个神武的大将军兄长,也因此成了皇帝身边的人。

史书记载霍光“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他在汉武帝身边服侍近30年,一向以“资性端正”著称,遇大事则“静定凝重”。

曾有官员悄悄观察,霍光每次进出宫殿,迈出的步子都一样大,步数总是一样多。汉武帝听说后,觉得挺有意思,也悄悄地数了一数,果然如此。

霍光是一个勤勉谨慎的人,他也是一个幸运的人。

因为兄长霍去病,他由外戚卫氏的关系而显贵,但却和卫氏却没有血缘关系。巫蛊之祸中,卫氏灭族,霍光反而得以保全。

大殇之后的帝国人才凋零,霍光这样的人才尤显突出。

公元前91年,武帝还剩人生中最后4个岁月。在卫戾太子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

尔后,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予霍光,暗示行周公辅政之事。

公元前87年,武帝西去,临终前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肩负代理时年八岁的汉昭帝摄行政务职责。

霍光成为汉武帝托孤的最核心人选,一同成为顾命大臣的,还有车骑将军金日磾(休屠王的儿子)、左将军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

不过史书记载,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政事一决于(霍)光”。

从此时起,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为止,整整20年,霍光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权,他是汉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作为顾命大臣之首,他又与另一名顾命大臣上官桀进行政治联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随后将上官安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汉昭帝当皇后。

霍光由此正式成为外戚。

但是,朋友是暂时的,利益才是永恒的。很快,上官父子与霍光争权,串通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旦谋反。事泄,霍光果断除掉了上官父子一家,以及支持上官父子的桑弘羊。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燕王旦……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汉书.食货志》:“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

而另一个顾命大臣金日磾,早已故去。至此,辅政四人组,彻底成为了霍光的独角戏。

昭帝时期,霍光得到了全面信任,他不遗余力地贯彻了武帝晚年罪己诏的思想,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

对内,霍光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对外,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

霍光的勤勉执政给汉王朝带来了史上有名的“昭宣中兴”,史家认为西汉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穷兵黩武政策所耗空的国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

《汉书》:“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位极人臣的霍光成为西汉历史上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了,难道他就没有点别的想法。

不会,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初心,不是每一个权臣都要篡位,权势滔天的霍光并没有夺权自立的想法。

尽管专权,但霍光并没有乱政。辅政大臣的底线,他守得牢牢的,所以史家常以“伊(尹)霍(光)”并称。

《后汉书·宦者传序》:“或称伊、霍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於当今。”意思是有的人称赞他们有伊尹、霍光一样的功勋,无愧于前代;有的人说张良、陈平的谋略,又出现在今天。

不过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但是,霍光还是缺了些长远的政治敏感型,他没有如卫青、霍去病这些政坛前辈们的政治自觉性。他在世时的威望和影响力太强,掩盖了霍家的弱点和缺点。

万丈光芒的背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霍光任上,“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强化。霍光没有用自己的能力去维护和加强皇权,反而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

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无子嗣。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

但刘贺不愿做一个傀儡皇帝,而且太心急,刚登基就到处安插亲信,迫不及待地要把霍光除掉。二十七日之后,霍光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刘贺。

等到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即汉宣帝)被立为帝时,霍家势力已经登峰造极,严重挤压了皇权空间。

以下是部分霍家成员及其所任要职:

霍光—大司马、大将军

霍禹—中郎将

霍山—奉车都尉侍中

霍云—中郎将

霍光女婿邓广汉—长乐卫尉

霍光女婿金赏—奉车都尉

霍光女婿赵平—骑都尉、光禄大夫

霍光女婿范明友—度辽将军、未央卫尉

霍光女婿任胜—诸吏中郎将、羽林监

霍光姊婿张朔—给事中光禄大夫

霍光孙婿王汉—中郎将

霍光外孙女—皇太后

不仅如此,朝廷中许多重臣,或出自霍光门下,或与霍家关系密切,形成“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的局面。

功高震主的霍光一时风光无限。

汉宣帝继位后,表面上对霍光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一直小心翼翼,生怕重蹈昌邑王刘贺被废的命运。

人臣做到让人君害怕,家族危机已经在此埋伏下来了。更何况,霍光一家,尽出恃权放纵之人。

汉宣帝即位后,没有依照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委婉地以寻故剑的名义,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

霍光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汉宣帝依照汉朝惯例封后父为列侯。

但一心想当皇岳母的霍显十分不满,她是霍光的继室,竟买通医生淳于衍,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将其毒死。

汉宣帝大恸,淳于衍下狱受审,十分害怕,向霍光坦白了此事。霍光惊骇之余,想要追究霍显的责任,但最终为了家族安全,也碍于夫妻情分,将此事遮掩过去。

霍成君最终被立为皇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一遮掩,就为日后的霍家灭族,埋下了祸根。

权贵末日

公元前68年春,霍光病重去世。

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谥号“宣成”。

但仇恨的种子,早已发芽。一系列礼遇的背后,是一张大网,留给霍家的舞台,还剩不到3年。

汉宣帝逐渐清理了朝廷内外的霍家势力。

公元前66年7月,许皇后被毒死一案,适时地以告密的形式爆发。

霍家被彻底灭族,罪名是密谋“废天子而立霍禹(霍光之子)”。

事实上,霍家谋不谋反已不重要,皇帝只需要一个足够的罪名,足以镇摄天下。

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公元前51年,汉宣帝接受南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

因其死后家族谋反,满门抄斩,故不名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汉成帝年间,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以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霍光既逝,但他给汉朝后辈留下更多的是光芒四射的荣耀,而全族尽灭的痛楚,慢慢消逝在追忆中。

如果说西汉时期,哪一个家族最为辉煌,不会是开朝的吕后家族,也不会是终朝的王氏家族,而是代表着强汉时代的卫、霍家族。

自卫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年)被封为皇后算起,至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霍光全族被诛为止,卫、霍家族独领汉朝六十年。

西汉王朝二百一十年的国祚中有四分之一在其直接影响下,间接影响更为深远。

对外,卫、霍家族带来了强汉崛起。威胁中原数百年的匈奴终于遭到致命性的打击,汉朝自此开创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而且,不少历史上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也出自于此,“封狼居胥”、“冠军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等等,卫、霍家族的精英们成为后世无数英豪自我激励、为国牺牲的典范。

对内,卫、霍家族带来了真正的外戚专权时代,这与吕后健在时的外戚擅权还不是一个概念,废立皇帝不在话下。

而且,卫、霍家族为外戚干政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埋下了伏笔——霍光专权成为王莽篡汉的最佳范例。

代汉建新

公元9年,霍光去世77年后,代汉建新的王莽沿着霍光的脚印,一步一步,同样登向如日中天的高位。

不同的是,他已不满足于位极人臣,进而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

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符命,是指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汉书·扬雄传赞》:“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

此时的王莽,应该会遥想着当年备受尊崇的汉朝前辈霍光,终于超越了。

但他一定没有想到,十五年后,他会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宣告他的新朝失败,道消身死。

历史,是岁月的流失;岁月,是生命的尺度;历史中的人物,仿佛一颗颗流星,划过了天际,有的,还划破了时空,环绕在我们身边。

岁月,风蚀了历史的肌体,但灵魂不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