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图为杭锦后旗春耕播种现场。 梁耀东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4日电题:订单种植、劳务输出内蒙古“里外发力”助农增收致富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我今年种30亩小麦,已经跟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每斤1.6元,卖粮问题解决了,心里踏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户史文说。

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这里拥有超过千万亩优质良田,被外界誉为“塞外粮仓”,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近日,作为优质粮食生产大旗,杭锦后旗小麦种植工作正有序进行。

与往年不同,为保证种植户利益,今年杭锦后旗团结镇逐步推广订单小麦种植模式,不仅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解决了种植户“卖粮难”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资料图。图为科左中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唐丽雅摄

团结镇副镇长赵静思说,订单种植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更愿意去下功夫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

据了解,今年团结镇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亩,其中,订单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为确保订单小麦耕种工作顺利进行,农户在享受国家连片种植补贴元、麦后复种元的基础上,团结镇还给农户每亩补贴50元,用于打硒和田间喷药。

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距离杭锦后旗公里的科左中旗同样不遑多让。

图为科左中旗通过劳务输出的工人在工作中。 唐丽雅摄

“今年是我外出务工的第二个年头,去年镇里介绍我们到天津的轮胎厂工作,一年赚了6万元,现在我已经脱贫啦。”科左中旗架玛吐镇苏好力宝嘎查村民关迎春笑着说。

据了解,年开始,玛吐镇实行屯村采取“村集体主导+合作社运营+农牧户收益”的模式,将全村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当地的甜菜种植合作社,并动员全村农牧户外出或到合作社务工,通过这种方式,全村名农牧户实现了就业,每年仅工资就达到2万—4万元。

实行屯村仅是当地“整村式”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架玛吐镇全镇33万亩土地已规模化流转10万多亩,释放了余名劳动力,还获得股金分红,实现了“享受双待遇、进城无忧虑”。

架玛吐镇党委书记李洪业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辖区内农户收入来源单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的问题,镇里打造出一条劳务输出特色品牌的路子,把劳务输出工作真正当作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

李洪业说,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多是临时性、季节性,相对不稳定,很多人在用工淡季失去了工作岗位,而企业也流失了很多工人。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天津、北京、沈阳等地多家用工稳定的企业对接,采取‘订单式’劳务协作模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向输出务工人员。”李洪业说。

同时,架玛吐镇还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企业点菜、政府下单”的模式,对务工人员进行定向培训,帮助企业输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务工人员,实现了农户与企业“双赢”。通过这种模式,架玛吐镇已经帮助余人实现了常年稳定就业。(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