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听人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基层工作者这块“砖”,需要的不止是他人“搬”,更重要的是自己“走”,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寻找最适合自己或最需要自己的地方。
未经涂抹,打基础的“砖”
刚入职的自己容易迷失,领导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让我在看和听中逐渐掌握工作技能,但是在这短暂的安逸生活中,我却飞速适应了“转悠”的生活状态。一周后的我从麻痹中清醒过来,这是我入职时的追求吗?重新认识整装待发。新的一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即使只能做打印材料、来人接待等看似简单却极易出错的事情。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我学会了认真和预先准备的重要性。
灰头土脸,接地气的“砖”
在两周后,我迎来人生中第一篇材料的撰写,当时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开展期间,领导给我详细讲了写作要求和重点,走之前留下一句话,至今被我当做秘密武器“天下文章一大抄”。有了这句话,写作要求和重点全部被我抛诸脑后,经过一个小时的网络搜索和十分钟的复制粘贴,人生第一篇材料出炉了,拿着打印机热乎的纸走进领导办公室,换来的是:“抄的是格式,学的是说法,通篇照抄还写什么公文”,领导一句话让我再次反思,入职前的公文写作学习为什么不运用?认真思索再次回忆起写作要求和重点,经过三个小时的字句斟酌,一篇少了“高大上”,只多了一点“实”的文章出炉,这篇材料也有幸成为了领导的初稿。
接受磨炼,再适应的“砖”
随时时间推移,作为乡镇唯一的选调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成为了镇政府的“常驻嘉宾”,也切实体会到了“5+2、白加黑”带来的充实与饥饿,一时间将忙碌当做评判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尺,没有了思考与总结。在某一个没有加班的晚上,自己陷入反思,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工作应该怎么做,经过反思明白了需求与多余,懂得了取与舍。舍弃了工作上的不足、心态上的疲软及初入乡镇的迷茫,得到的则是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强的韧性。
工作越来越明确,负责事宜越来越具体,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一次次学习成长,我参与材料撰写、文件收集及上传下达工作,心里无时无刻不想努力做好,虽然工作中有过错误与失误,但我还是顺利完成这一项工作。
重新定位,筑根基的“砖”
作为镇长遍访贫困户的实况记录者,深入贫困户让我看到了办公室看不到的场景,听到办公室听不到的感谢,有了平日里没有的思考。入户走访看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活力、“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成果、“兜底”对因病致贫人群的不可或缺,感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意义。走入沙沟村某贫困户家中,丈夫左手残疾,妻子精神有问题,有一个刚上2年级的儿子,已至年关,但家中任然脏乱,走入家中孩子一个人吃着一块带冰渣的年货,母亲因精神问题将自己反锁在里屋,父亲为了生计奔波不在家,镇长蹲下身跟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对这个家庭情况进行掌握,看到院内产业扶贫带动这个家庭养羊产业的发展,他感慨到“没有政策不敢想象这家人要怎样生活”。每一次走访,每一个贫困户,他们都是相同中有着差别,相同的困难,不同的原因,但是带给我的只有坚定奉献困难群众、尽力帮助有需求人民的决心。
来源/作者:杭锦后旗沙海镇人民政府岳豆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