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柱,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车里的黄文秀从害怕紧张到最后的微笑坦然,画面戛然。这是近期热播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结局黄文秀最后的画面,作为观众的我,通过电视剧再次了解了驻村扶贫干部黄文秀光辉耀眼的一生。黄文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选调生,年被派到百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百泥村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个位数,全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酿酒、沙糖桔、榨油、烟叶、枇杷、养鸭子、养蜂、养猪产业遍地开花,全方位立体式为村民的脱贫之路保驾护航。如此成果黄文秀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不得不提她的“三间办公室”。
第一间在村委会里。她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有黄文秀的吉他,闲暇之余她还会写一些书法,这里是她休息、写日记以及学习的地方。“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必须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练就过硬的本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常学常新”中汲取智慧,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作为青年干部,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利用好独处时间,时刻保持“行远自迩,笃行不忿”的态度,钻研学问,充实内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格局。
第二间是村民的家里,刚来百泥村,黄文秀用2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户贫苦户,看他们的苦,听他们的难,在走访调研中摸清民情民意的“基础帐”。“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基层沃土,缺不了群众基础,要想真正扎根一线,充当上下贯通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就必须“声声入耳、事事关心”,真正了解群众“想要什么”、“问题在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学会按照群众思维思考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田间地头寻找方向。另外,要善挖“弦外之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结亲戚、聊家常、掏心窝”的过程中找不足、验成效,在田间地头的这间“办公室”里,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间办公室在黄文秀的车里。百泥村和各个自然屯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有的地方甚至十公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黄文秀都在开着车,在村与村、屯与屯之间奔波,手把手的扶贫。驻村一周年,车的里程数显示到了2万5千公里,她把脱贫工作当作长征。真知在行,成事在干,新时代的长征我们都行在路上。只有经常走门串户,真心实意为群众,才能赢得群众支持,才能找准纾困解难、兴村富民的路子。“让干部多跑跑”,绝不能做做样子,既要走出机关大门,又要走进群众“心门”,以群众心为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穿梭于田间地头、游走在阡陌巷道、投身到车间企业,将群众之事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行百里者半九十”,美好梦想的实现不会唾手可得,离不开手胼足胝、焚膏继晷的艰苦奋斗,需要我们把“办公室”移动在路上,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一个又一个乡村振兴的幸福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给青年奋斗的舞台,年我第一次知道黄文秀的故事,除了震撼和遗憾,也在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年我考上了内蒙古选调生,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镇。“或许多年以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很荣幸和文秀书记选择了同一条路,虽千万人吾往矣!
来源/作者: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园子渠村李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