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打工团的姐妹们乘坐大巴车外出打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二闺女”打工团人数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增加到多人。年,打工团收入多万元——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永钦一位55岁的农村妇女,一呼百应,带领众多姐妹和村民外出务工。她因此成为种植公司的“及时雨”和当地妇女勤劳致富的“领头雁”。她叫吕金梅,小名“二闺女”,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村民。红旗村人均耕地少,过去,很多留守妇女和村民在家没什么活儿可干,靠打麻将、闲聊打发日子,而很多种植业公司在农忙时节却常常缺劳动力。年,吕金梅萌生了带村里姐妹们出去打工的想法。“刚开始是有亲戚朋友种的地多,忙不过来,我就叫上几个妇女去帮着干活儿。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我的队伍也大了,于是我们就成立了‘二闺女’打工团,组团出去打工。”近日,吕金梅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说。“二闺女‘9+1’团”大多数时候,她们就在周边地区务工,有时也去几百公里外的地区干活儿,离家时间最长的达两个半月。在近处干活,她们每天早上6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里。中午,大家吃自己从家里带的饭。因为活儿干得好,要价合理,打工团接的单越来越多,名声也大了起来,周边的村民慕名而来,一些贫困户、残疾人也想加入这个队伍。为了不落下一个人,吕金梅想了一个以多带少的办法,由9个健康打工者带1个贫困户或残疾户组成打工小组。她们的团队也因此取名为“二闺女‘9+1’打工团”。“那些身有残疾的妇女,要是单独出去,老板一般不要。如果跟团队一起去,快的带着慢的,老板才愿意接收,她们也就有了收入。”吕金梅说,“每次组团出去,我都要跟着,这样心里踏实,雇我们干活儿的老板也踏实。”村民高玉霞家,老伴儿失明丧失了劳动力,年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说:“我忙完自家地里的活儿,就跟着‘二闺女’出去干活儿,一年能挣个六七千块钱,日子越过越好。”跟着“二闺女”打工团,不但有活儿干,有钱赚,还不怕要不上工钱。打工团的一名成员说:“吕大姐肯吃苦、人能干,为了大家跑前跑后。这么大一个团队啥事也得操心。要工钱的事我们不操心,都是她给我们结账。”“大家信任我,挣的都是辛苦钱,要不上工钱,我夹在中间也很不好受,所以我会想办法。再难,也不会拖欠大家的工钱。我联系业务,挣的是老板的钱,不从大家身上取一分钱。老板一天给每人元,我都直接给到每个人手中。十几年了,我没拖欠过一个人的工钱。”吕金梅说,她们的活儿得到了雇主的一致认可,年,打工团收入达到了多万元。幸福人生打拼来“这几年,我们的打工收入越来越高。今年种葵花,一亩60元,有的妇女一天能种10亩,就是元。看到大家的收入多了,日子过好了,是我最开心的事。妇女们挣了钱,提高了家人的生活水平,她们在家庭的地位也提高了。”吕金梅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打工团人数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增加到了现在的多人。团队成员中最小的30来岁,最大的65岁,妇女占70%。农忙时节,她们常常穿着统一的衣服,围着一样的头巾,坐着大客车、中巴车,有说有笑奔赴田间地头,阵势浩大,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和杭锦后旗两级妇联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1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