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中医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084380.html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对同学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自找苦吃”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他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青年学生是现实的和未来的重要影响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生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的精神,引领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中国青年》全媒体从即日起推出"让青春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系列报道。

总监制-皮钧总策划-蔺玉红

执行-《中国青年》编辑部、网络编辑部

"让青春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系列报道①

总书记好!您的信让科技小院的青年们沸腾了

01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年3月,北京平谷西樊各庄科技小院研究生王雯欣在观察红薯生长状况

中国农业大学西樊各庄科技小院研究生王雯欣

我和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心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回想起前一段时间我们科技小院的同学一起给总书记写信时的激动心情,汇报我们在科技小院成长和收获的过程,更让我们感觉,总书记的回信是那么温暖亲切,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给我们注入了无限力量。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我们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所见识的世面、经历的成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很欣慰!很好!”的表述,让我们感动得红了眼眶。我们发自内心感受到,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同时总书记又向我们、向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我们也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深切关怀,更觉无比振奋!

在科技小院这几年,我们驻扎在大江南北不同的乡村,怀揣着强农兴农这一相同的梦想;我们关心着不同的农业生产体系,而围绕着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相同的目标;我们跟乡亲们学会了不同的方言,但都沉淀出一份相同的为民情怀。想到我们在“小院里”写的那些“大文章”,更忘不了我们在田间地头、在村屯农家做过的一次次努力尝试,我们曾为了“虫口夺粮”连夜奔忙,我们曾为了推广技术走家串户。住进农家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才知道要把“象牙塔”里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才知道原来做群众工作是这么不容易,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学会了怎么去联系群众。

初到科技小院,我们吃了很多“城里娃”没吃过的苦,也经历了饮食、生活、劳动、思想等各种困难。“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愿景,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三农”战线,舍我其谁!当增产增收的喜悦绽放在老百姓的面庞,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绘成现实,一切看起来那么顺理成章,一切又是那么水到渠成。只有当我们再次翻开自己记录的小院日志,看到每个小院人的故事、眼泪和坚守,才更体会到我们的“自找苦吃”真的可以创造出幸福美好。

这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科技小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科技小院是我们担当青年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大田野、大舞台!如今,我们根在土地,志在“三农”,是乡村这片沃土滋养了我们、成就了我们。我们也因此更加坚定,“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只要全年、多年在农村田间蹲点观察研究,就一定能够发现问题本质、找到解决办法、创新科学技术、做出一流学问。

我们也特别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走进科技小院,让科技小院成为践行“请党放心、强农有我”的重要平台,成为青年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让我们共同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精气神,书写无愧于小院驻地父老乡亲、无愧于乡土中国田野大地、无愧于农大青年职责使命的新篇章!

02

带头实践于农业一线,绽放青春于祖国沃土

年3月19日,阳琼霖在云南省向崇村开展“二十大精神村村讲绿色科技进万家”宣讲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阳琼霖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让我的内心无比振奋和激动。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代表,我更是深感自豪。古生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地方,我谨记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洱海畔“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切叮嘱,抱着将自己研究生学习的青春汗水洒在祖国农业一线的想法来到了洱海。作为研究生新生,驻扎科技小院三个月,科技小院带给我的震撼无以言表,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在校园难以接触的,让我感觉到天地广阔,青年大有作为。为此,我真挚地将我在农村一线长期驻扎为民服务的欣喜、传播农技过程的感动和我下乡读研究生的成长与总书记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让我为之振奋,也让我惊喜!他在信中的殷切嘱托,情系科技小院,让我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是人民需要的、农村需要的、国家农业发展需要的,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因为一开始我是迷茫的,位于云南大理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前面是碧波千里,身后是苍山绵延,在我看来几乎是完美的新时代农村。但是随着我扎根农村一线,一点点走进农村深处,深入农户家调研,才发现农业农村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在保护洱海的同时让农民增收,就成了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洱海畔秉持着科技小院精神,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这里,同学们凌晨两点冒雨监测,半夜三更去沟渠取水,只为一湖清波涟漪;我们深夜里在田边打着手电,晴天时在高原烈日下守着稻花开,只为农民脸上的带褶皱的笑;我们“赶大集”只为普及农业科技、入村支教只为点亮乡村孩子们的见识启蒙、开展绿色生活培训只为打开农户科学生活的大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田野上、村庄里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课。这一路走来,我见过深夜的洱海月,也头顶高原烈日光,将科技小院的工作当荣光,视乡村振兴发展为己任。加倍珍惜,抓住坚持为农为民服务的机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赓续走进乡土深处、“自找苦吃”的精神,在乡间大道上越走越远。

今后,我们科技小院的学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指引,积极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主动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带头实践于农业一线,绽放青春于祖国沃土,努力成为堪当强国重任的时代新人。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如今,我们要立足于科技小院,为农业发展、农村振兴稳住向下沉,抓住时代机遇在乡村舞台敢拼敢闯,努力向前;切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03

与祖国发展同步同行,同频共振

年6月14日,徐俊平(前排左)在杭锦后旗蒙海镇西渠口村指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药,防控玉米红蜘蛛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杭锦后旗科技小院研究生徐俊平

我是年驻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徐俊平,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小院的收获和体会并收到了回信,我们万分激动,备受鼓舞。作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示,密切联系群众,吃在农村、住在农村,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百场千人农民培训,进行科普宣讲,我们获得的是比在课堂和实验室里更加有意义的锻炼,厚植了爱农情怀,坚定了扎根杭锦后旗的信念。我们实事求是治学问,为当地筛选出实现吨粮田的玉米品种,提出了“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阿维螺螨酯”防治玉米红蜘蛛的技术建议,集成河套灌区的“双绿双控”技术体系,打造了绿色种养循环“杭后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们“自找苦吃”练就兴农本领,主动长期驻扎生产一线,冒着西北干旱地区的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播种、施肥、收获,把吃苦当吃补,把磨炼当财富,把挑战当机遇,总结学习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练就过硬的兴农本领。当前,科技小院已经遍布全国。在河北曲周,科技小院传承中国农业大学“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从盐碱地改良到绿色增产高效,推动了曲周全域农业绿色转型;在吉林梨树,科技小院牢记总书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的教诲,不断探索“梨树”模式,孕育出大量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在云南洱海,科技小院时刻牢记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为推动洱海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在北京郊区,科技小院坚信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秉承农业中关村先进的创新理念,持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在未来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我们新时代的广大中国青年要与祖国发展同步同行、同频共振;要牢记总书记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殷切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广大青年必将坚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和决心,苦干实干加油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04

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苍洱大地上

年9月30日,刘尚宜在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中庄完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支教课堂上

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刘尚宜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有幸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总书记的肯定与认可,我的激动和兴奋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封回信对我们科技小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科技小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欢呼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会时刻谨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实践中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握时代意义,贡献青春力量。在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后,我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驻扎于古生村科技小院已将近天,在受邀与农户一起吃过几次饭后,我发现当地饮食存在着严重的大油大盐高浪费问题,于是就想在助力村民绿色生活方式转型上做点事情,于是便尝试了一个新角色——农户就餐记录员,做农户餐桌上的“电灯泡”,嬢嬢、阿叔吃饭时,我在旁边拿着秤称重,绞尽脑汁想怎么才能让村民“吃好”。没承想这一试还就试对了,在持续引导科普下,古生片区村民人均食用油盐摄入量逐渐减少,目前已趋于国家正常标准。村民说:“娃娃们,你们来我们家里监测,我们不仅吃得健康了,浪费也少了,这也是对洱海的一种保护啊!”能够让村民吃得健康,扎根生产一线全心全意解决老百姓的真问题,我打心底里开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是国家的青年人才,我们有能力、有义务,更有觉悟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少年人。在驻扎小院期间,我了解到当地小学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我便组起了支教队进行长期支教,在教学中学习,与小朋友们共同成长。科技小院支教也将是一束光,让嫩芽舒展枝丫,待到林木长成时,延续万里碧绿波涛。

感谢中国农业大学、感谢张福锁老师为我们建设的实践“大学校”,给了我们服务“三农”、“自找苦吃”的机会。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是我们农学人的终极目标,未来,我将会在农村一线继续努力,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苍洱大地上,希望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贡献我们农科学子的力量。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刘博文

责编:杨映锴(实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