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3日电(记者魏婧宇)“馒头出锅啦。”水蒸气弥漫的馒头店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店主邱霞将一笼笼冒着热气的花馍端出蒸箱。从早晨5点开始,她已经蒸了近百个造型各异的馒头。
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民谣唱道“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中国北方有在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的习俗,寓意着“蒸蒸日上”。
清早,位于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的邱霞馒头店内已有五六位顾客在等着馒头出锅。“以前腊月二十九是自己在家蒸馒头,这两年都到店里来买,这里的花馍又好看又好吃。”一位顾客说。
馒头店里最受欢迎的是十二生肖造型的花馍,邱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套面塑的传承人,制作的花馍惟妙惟肖,每天做几百个都供不应求。
邱霞制作的大花馍,上面有7只形态各异的小猪。(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对于39岁的邱霞来说,花馍的味道就是过年的味道。在她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每年腊月二十九姥姥在蒸馒头的时候,都会为她捏几个小鱼造型的花馍。
“姥姥蒸馒头的时候,我帮忙拉风箱,看着锅里的花馍直流口水。但是等小鱼花馍蒸熟了,我又舍不得吃,就把它们挂在房梁上看着。”邱霞回忆说。
长大后的邱霞,难忘童年吃到的又白又软、造型生动的花馍,于年开了一家馒头店,传承姥姥教给她的河套面塑制作工艺并进行创新。
邱霞正在制作小猪造型花馍。(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以前能吃一顿白面馒头就很幸福了。现在大家的饮食越来越丰富,更讲究吃得健康、吃得别致。”邱霞对花馍的造型和原材料进行了改良。她以河套面粉和牛奶作为花馍的主要原料,并在传统的人偶和鱼造型的基础上,设计出动物、卡通等不同造型花馍,并按一定主题组合,做成有文化内涵的面圈。
今年最受欢迎的小猪花馍上,装饰有五彩的花朵和祥云,这些颜色都是蔬菜汁染成的。“橙色是胡萝卜汁、黄色是南瓜汁、绿色是菠菜汁、红色是红曲米,蔬菜染色鲜亮又健康,吃起来口感也好。”
春节前,人们除了购买花馍自己食用,还有越来越多人将花馍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花馍不仅有年味,还透着满满的文化气息,有很好的寓意,用它作礼物清新不俗气。”顾客李丁琳说。她在邱霞馒头店订购了6盒花馍礼盒,礼盒里摆有2个猪花馍和2个鱼花馍,取“珠玉满堂”的谐音。
邱霞在年货市场销售花馍。新华社记者魏婧宇摄
在邱霞给李丁琳介绍店里其他花馍礼盒的时候,又有一蒸箱花馍蒸熟了。邱霞赶忙跑到厨房,将蒸箱里的3个大花馍取出来。这3个大花馍每个都有近10斤重,在直径20厘米的圆形基座上站着7只形态各异的小猪。邱霞说,这是顾客为年夜饭定做的“猪年大吉”大花馍,足够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吃。
“从我姥姥那时候到现在,花馍的造型在变、材料在变,花馍带给人们的新年记忆也在变。我希望通过制作花馍为大家创造更多关于年味的记忆。”邱霞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