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走西口,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团结之路、繁荣之路。内蒙古日报社“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8人,循着当年晋陕冀先民们走西口的足迹,越长城过黄河,19天行程多公里,深入山西省忻州市、大同市、朔州市,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的17个旗县市区采访,通过寻访历史印记,倾听历史留声,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展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十站:玉泉区
采访组一路向东行进,到达呼和浩特市后,来到玉泉区塞上老街采访,探寻老城深处的旧日时光。
塞上老街又名通顺街,位于玉泉区大召旁,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这条全长米的老街商铺林立,明清风格建筑雕梁画栋古韵犹存,既见证了老城的历史变迁和繁盛浮沉,也见证了呼和浩特地区的民族融合历史。
塞上老街曾是晋商聚居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三合元等一些老店。当年的归化城,后来的绥远城,也曾是走西口的人们主要目的地,走向草原深处的中转地。
“呼和浩特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一座由多民族组成的移民城市。当年大部分市民系清代、明国时期走西口来到呼和浩特,从事手工、餐饮、皮毛牲畜、粮药行业的移民,留下‘召城、驼城、买卖城’一说。可以说,晋文化是呼和浩特的根,大南街、大北街是呼和浩特的魂。”对呼和浩特老城颇有研究的当地民俗专家曹建成说。
在曹建成看来,正是早年山西人通过走西口,发展和繁荣了塞外老城。宁武巷、史家巷、定襄巷、代州营等地名、街巷名就是晋文化痕迹的体现。旧城的民俗习惯、建筑风格、餐饮文化,至今还和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关联。
“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长流”的歌词家喻户晓,许多人认为,走西口是一段历尽艰险、饱含辛酸的悲惨历史,是普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已的一次大迁徙。但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认为,走西口并不全是这样凄凄惨惨的景象。当时,“口里”生活艰难,“口外”却有着巨大的机遇、巨大的市场。走西口大部分人是“打工仔”,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商人、匠人、文化人、艺人和官员幕僚等等。
邓九刚指出,曾经象征着苦难、离别、生存的西口之行,随着归化城的建城与繁荣有了新的定义,一种积极的、昂扬的、激情澎湃的逐梦精神奏响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将西行的尽头延伸到更加波澜壮阔的远方。
驼队一动百业兴。以归化城为中心,辐射周边,直达草原贸易,搭起了农耕文化与y游牧文化相融的桥梁。南来北往的客商们,20万峰骆驼的运力,奠定了当年归化城国际商都的地位。旅蒙商人从归化城一路向北,将生意做到了蒙、俄,并延伸至欧洲。
“南来烟酒糖布茶,北往牛羊骆驼马”。万里茶道以运送茶叶为主,同时兼营皮毛、缎布、盐铁、瓷器等各项日用杂货,不但是双向商贸通道,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这条国际古通道纵贯中蒙俄三国,横跨亚欧大陆,繁荣了两个半世纪,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大盛魁,半个归化城”。大盛魁是当时归化城最大的商号。它初设在走西口的重要关口杀虎口,由太谷县武家堡的王相卿和祁县城内人张杰、祁城村的史大学合伙创办,后移驻归化城。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峰,多年的时间里,在内蒙古和其他地方设立的分庄、分号、票号、牧场、马庄、羊庄和茶叶加工厂多达几十个,经营物品“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应有尽有。
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曹建成介绍说,当时归化城中有“三大号”,除了大盛魁以外,还有元盛德、天义德,他们三家是走西口在内蒙古发家的晋商代表。
清朝时曾有民谚这样唱道:“从南京到北京,红火不过归化城。”随着城市的兴盛,随官僚、晋商流入塞外的晋剧等艺术也日渐繁荣。《绥远通志稿》中称:“归化仅弹丸之地,茶楼酒肆大小数十百区。”
“只有在归化城唱红才能称为名角。当年许多晋剧名角在归化城唱红回到太原府登台,才成为被人追捧的明星。”邓九刚说。
阴柔婉转的晋剧在内蒙古高原厚土的滋养下,表演形式逐渐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广泛借鉴京剧、河北梆子等唱腔念白,结合现代场景,形成了如今高亢激昂、特色鲜明,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剧种。
近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晋剧院创排的革命历史题材晋剧《青山英烈》多次上演。跌宕起伏的剧情、优美的晋剧唱腔、具有时代感的场景,引发了现场观众强烈共鸣。
第十一站:丰镇市
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与大同市新荣区接壤,当年走西口走过长城重要关隘得胜口,就到了丰镇市境内,这里也是走西口中部线路的重要通道。
丰镇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薛韬介绍,丰镇市是晋商和移民走西口的第一站,曾经是“口外”的皮毛集散地,晋商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这里居民小巷的建筑格局、饮食口味、口音腔调处处流露出晋文化特有的基因表达。
由丰镇市区向东北驱车40公里,古老的明烽火台赫然眼前,这里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重要关口——威宁口所在,目前正在修缮维护。在它北侧一公里,就是曾经的边关贸易重镇隆盛庄。这里清代古建筑随处可见,飞檐反宇风貌依旧。
薛韬介绍,明末清初开始,随着大量的山西移民到来,隆盛庄开始形成。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生产活动日渐繁盛,商业和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到了清嘉庆年间,隆盛庄商铺云集、作坊林立,当时老百姓为寓意兴隆昌盛,故取名隆盛庄。
隆盛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翔说,要充分利用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弘扬古镇非遗文化,带动古镇乡村旅游,打好“古镇隆盛庄”这一品牌。
小小的月饼传承着世世代代丰镇人的精神情感和味觉记忆。在隆盛庄镇常三文月饼坊,非遗传承人常三文一家正在制作传统手工月饼,煮糖、和面、分剂、制胚、烤制……当烤箱里的月饼慢慢变成金黄色,逐渐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隆盛庄月饼干货制作技艺是随着走西口移民而来的,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我们坚持手工制作,就是想留住这个传统味道。许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一年大约能卖35万个月饼。”常三文的儿子常晓峰说。
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丰镇月饼销量逐年增加,销售范围除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外,已覆盖至山西、河北、广东以及北京等省市,加工企业达到18家,个体户余家,年产值已达到2亿元,带动就业多人,实现了闻名全国、香飘四海。
丰镇市不仅传统产业焕发活力,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崛起。在丰镇产业园,由新钢联集团与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共同投资企业——内蒙古新太元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产80万吨高碳铬铁,致力于打造全球工艺技术最先进、生产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资源综合利用最好的铬铁行业标杆性示范企业。
第十二站:大同市
从丰镇市沿二广高速进入大同市新荣区境内,一座座明长城烽火台从眼前闪过,历经几百年风雨的侵袭,黄土夯筑的城墙已斑驳陆离断断续续,但长城的雄姿神韵犹在。
明朝时,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首,曾修筑了蜿蜒数百里的长城边塞,设有几十座边堡,得胜堡便是其中之一。
站在古堡城门洞前,内匾书“得胜”二字不甚清晰,外匾书“保障”二字依然遒劲有力。新荣区文化旅游局局长袁德团介绍:“长城并不是纯粹军事或战略意义的建筑,它更是一条礼仪的界线,告诉长城两边的人民各守其所。长城边墙、烽火台就像一条民族融合的拉链,更能体现各民族唇齿相依、相互依存的关系。”
得胜堡,一个威武的名字,“塞外五堡”之首,带给边关的却不是烽火硝烟,而是民族融合。在袁德团的引领下,采访组一行来到了得胜口和马市遗址。“隆庆和议”后,明朝在得胜口修建了城台、马市楼、街市、紫塞阁、北致远店、南致远店以及庙宇、戏台等。长城边关变成了人声鼎沸、日进斗金的大市场,中原的丝绸、茶叶,草原的牛、羊、马、皮货在这里大量交易。
繁华落尽,如今的得胜口,仅剩黄土夯筑的城垛。原来熙熙攘攘的马市只剩下黄土堡围,曾经的一切都已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得胜堡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村主任李兵说,目前全村有多名村民到附近的丰镇产业园就业打工,收入不菲。
采访组抵达大同市后,采访到了山西大同内蒙古商会常务副会长张恒武。
见到内蒙古老乡,张恒武格外亲切,热情地介绍起了自己“走东口”的经历。他也是走西口者后代,从小生活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从山西省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来到大同市创业,从事园林绿化、建筑工程、餐饮等产业,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他经常奔波于晋蒙两地之间,为经济文化交流搭桥铺路。他说:“两地同根同源,人文相亲,要通过努力增进两地企业家相互了解,促进两地共同繁荣。”
华灯初上,大同古城夜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古城墙轮廓伟岸,楼阁俊俏秀丽。
第十三站:右玉县
采访组一行沿孙右高速进入朔州市右玉县境内。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仅有残次林亩,林木绿化率不足0.3%,土地沙化面积达76%,自然灾害频发。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右玉人民毅然踏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的漫漫征程。70多年,21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带领干部群众让一片“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成为“塞上绿洲”,绿化率达到57%,99%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创造了生态奇迹,更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76岁高龄的原右玉县政协主席王德功,参与、见证了这场植树造林活动。退休后,他当选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成为了右玉历史的研究者和右玉精神的宣传者。
“右玉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融汇地,是近代移民实边和晋商旅蒙的重要通道,也是万里茶道和万里长城的交汇之处。明朝时期,这里大规模的修城筑堡,持续百年的焚草毁木,对生态的破坏最为严重。”王德功介绍说。
王德功从上学时便跟着父辈上山植树。“领导干部带头,群众自发参与,男女老少一起上。”他形容,在右玉县总有一支永不解散的植树造林专业队,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实现惊天巨变。
在右玉干部学院右玉精神展览馆,真实的画面、生动的故事,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深受感染。一座城、一群人、一片绿,不仅筑起了防风固沙的屏障,更筑起了心灵坚守的屏障。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古长城脚下,现建有两座雄伟的城楼和高大的城墙,两楼之下即国道,车辆络绎不绝呼啸而过。它紧靠和林格尔、凉城二县,为两省区三县交界处。当年,一代代走西口的贫苦人从这里走向草原,寻找生活的希望,一代代走西口的晋商抓住历史机遇,从这里走向兴盛辉煌。杀虎口不仅是一道关隘,更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当年西口古道青石板上的凹凸不平的车辙印记,诉说着岁月沧桑、繁华过往。通顺桥边夫妻相送的呢喃细语殷殷嘱咐,化作从古讲到今的委婉凄美的走西口故事。站在古道边,眺望西去的背影,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右玉县特别珍视走西口这段历史,当地儒商投资建起目前我国第一座以西口文化为背景的博物馆。漫步西口文化博物馆,从一件件历史文物中,能感受到西口文化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律动,体悟出走西口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不懈追求。
第十四站:和林格尔县
结束右玉县的采访,采访组一行穿过杀虎口,沿国道进入相邻的和林格尔县。当年,许多走西口的人们北出讨生活、做买卖多沿此路线而行。
在晋蒙交界处的新店子镇,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中心主任霍志国带领我们来到一条走西口古道。这条古道位于大山脚下,已经荒废多年,只有山石路上磨出的车辙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一段延续数百年的艰难旅程。
沿西口古道继续前行,走进“西口第一村”榆林城村,村口门头牌坊古朴典雅、端庄厚重,“东汉重镇武成县”“大明要塞玉林卫”两行大字雕刻左右,历史的沧桑气息扑面而来。村里正在把古城文化与庭院果树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
“我们村绝大部分村民都是走西口移民的后代。”在村口,村民孙立军向我们讲起了村庄往事。他的祖先是从山西省右玉县走西口到这里安家落户的。现在他们夫妻俩种着70多亩地,闲暇之余到附近的和林电厂打工,一年下来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儿子大学毕业后已在东胜包神铁路上班,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新店子镇新店子村也是大有来头。清朝时曾在此设置驿站,故此地成为晋蒙两地的商贸通道,道路两侧设有店铺、旅店,为过路的官吏、驿卒和商人服务,时人称之为新店子,村名沿用至今。
据霍志国介绍,村内发现的东汉古墓是自治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藏壁画更是稀有珍品。该墓的主人是东汉末年管理北方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护乌桓校尉。墓葬当中的50多幅壁画和多项文字榜题,不仅说明了这位护乌桓校尉的神秘身世,也呈现出一幅东汉时期的百景图,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汉墓壁画中最珍贵的样本。
走进盛乐镇台基营村,成片的紫花苜蓿绿意盎然,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硕果盈枝,一个田园般的美丽家园映入眼帘。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果树和到附近的公司打工,收入稳步提高。
村里每年举办乡村文化节,邀请专业晋剧团、二人台艺术团演出,集中表彰一批先进党员、文明户、“五好家庭”以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金柱说,我们村在党建引领下,富了“口袋”,美了乡风。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秦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走进我国首座鲜卑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盛乐博物馆,这里向人们集中展现了鲜卑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历经14帝年的辉煌历史。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改革,鲜卑族完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走进盛乐经济开发区,这里道路宽阔,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分列两侧。乳业巨头蒙牛从这里启航走向世界,蒙草走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生态修复之路,赛科星开创了国内畜牧种业航天育种的先河……和林格尔县不断做大做强牛、羊、猪、草四大产业链,努力打造首府高质量发展“南引擎”。
第十五站:巴彦淖尔市
八百里河套曾是当年走西口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采访地之一。
巴彦淖尔缘水而生、因水而兴。滚滚东去的黄河流经这里公里,孕育出“塞外粮仓、天下厨房”的河套平原。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了从秦汉至今,汉、匈奴、羌、鲜卑等民族在此兴修水利、开发农业的历史。
清代至民国,大量的走西口移民来到河套地区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他们中的王同春、杨满仓、杨米仓是杰出代表,带领着各族人民开挖的渠道奠定了河套灌区的雏形,至今还造福着河套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大规模水利建设,河套灌区建成了包括三盛公水利枢纽、二黄河、总排干等世界上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溉工程体系,也铸就了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现在的河套灌区图上看,总、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渠系密如蛛网,就像是一条条大小动脉、静脉连接起来,全长6.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1.5圈。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水利文化处文化科科长赵志刚说:“这套工程体系彻底解决了河套灌区千百年来的引水难和盐碱化问题,河套人民实现了千年旱涝保丰收的梦想。”
乌拉特前旗是爬山调的故乡。走西口的历史有多长,爬山调的历史就有多久。爬山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成士76岁高龄,被誉为爬山调的“活化石”。采访时,身体健朗的老人时不时来上一段爬山调,欢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让大家听得痴迷。
马成士祖籍山西,3岁时随父母走西口来到河套,从小听着爬山调长大,七八岁时,已经唱得有模有样。17岁时,马成士正式学唱爬山调,后来进入旗乌兰牧骑担任队长,经常借演出之便,深入民间采风,并将收集、自创的爬山调整理成册,至今已有多首。成为非遗传承人后,马成士将推广、传承爬山调变为己任,他开办传习所、开班授课、组团演出,古稀之年忙得不亦乐乎。
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散发出泥土芬芳的爬山调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乌拉特前旗文化馆馆长陶格斯说:“这里的大人小孩几乎都会唱爬山调,目前全旗有爬山调传习所12个,各个年龄段、各个民族的传承人近人。”
杭锦后旗原名米仓县,是为了纪念杨家河的开挖者杨米仓而得名。年,米仓县改名杭锦后旗。至今,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这3个镇,就是以修在杨家河上的桥的序数而命名的。黄河水通过杨家河,流经该旗9个镇当中的8个镇,惠泽着当地百姓。
杨米仓的孙子杨平今年78岁,是三道桥镇一位朴实的农民,平日里种地养羊,生活平淡而幸福。他说:“祖辈的血汗付出持续造福百姓,身为后辈儿孙,我很自豪。”
得益于便捷的灌溉渠道,头道桥镇民建村从沙窝窝变身森林乡村。如今这里以老梨湾、啸天设施农业园区和走西口民俗第一村旅游景区为中心,形成了以农促旅、农旅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引进了太平乳业、蒙川源脱水菜厂等企业,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和就地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7万元。
〖后记〗
走西口是我国近代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诗。
关山难越,长河阻隔,西口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迁徙之路,也是一条勇往直前的开拓之路,一条交流互鉴的融合之路,一条不断前行的发展之路,它为今天内蒙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这一宏大厚重的历史叙事,我们采访组一行循着西口之路,跨越3省区9个市17个旗县市区,在当地宣传部门、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带领下,登临长城古堡,驻足黄河古渡,聆听专家讲解,采访走西口后人,通过寻访历史印记,系统梳理走西口脉络。
历时19天,行程余公里,一路走来,感触颇深。
这是一次探本溯源的寻根之旅。采访所到之处,有的是走西口的出发地,有的是走西口的目的地、途经地,自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高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后来的商贸繁荣又吸引了大批商人走西口淘金,成就了几百年晋商辉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这是一次见证融合的发现之旅。晋陕蒙山水相连,口音相似,习俗相近,人文相通,所到之处颇感亲近。当年,走西口的大批人潮来到内蒙古创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而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内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让归化城、包头城迅猛崛起,成为万里茶道的商业中心。同时,内地移民将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丰富的文化带到了草原,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二人台、漫翰调等艺术形式,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走西口大大促进了长城内外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感情,对国家繁荣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个见证。
这是一次感受发展的震撼之旅。在西口源头,充满活力的人文河曲,绿色遍野的生态右玉,异军突起的新锐府谷,焕然一新的古城大同……多姿多彩的发展变化深深感染着每位记者,过去所知道了解的西口源头是片面抽象的,当真正走进这些地域,触摸到这里的文脉,才真切地感受到西口源头的深厚和精彩,才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激荡和震撼。与这些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是,走西口目的地的内蒙古西部,发展大潮奔涌向前,呼包鄂“金三角”展现出蓬勃活力,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乌兰察布得天时地利打造“草原云谷”,巴彦淖尔特色农畜产品远销6大洲个国家和地区。长城内外,黄河两岸,各地都奔跑在追梦的赛道上。
历史征程风云激荡。走西口先民们铸就的“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新的力量!(记者周秀芳韩继旺哈丹宝力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25.html